今年九月被朋友拉去六福萬怡酒店幫忙,原本只是單純地接待年輕醫師報到進場的工作,卻被講座的題目「口腔顎面外科,一生無憾的旅程 謝明吉醫師/風華診所」小小的吸引了一下。喜歡看書的我,總記得日本「經營之聖」稻盛和夫的書名:一生懸命,這四個字真有日本人那種職人精神的觸動。而”一生無憾”,感覺上更有歷經滄桑,最終砥礪成就的感覺,當下就對謝明吉醫師的演講內容有點好奇。當天的講座幾乎爆滿,未能現場聽講有點可惜,所幸,最近朋友傳來了Youtube上的演講影片,也算是彌補了遺憾。
謝明吉醫師在影片中提到,在醫療的過程中,病人的滿意度其實是一個「浮動的狀態」,所以容易演變成醫療糾紛,醫生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。還有一點,他說過去的社會對醫生比較感激,但這些年來卻改變了許多,讓謝明吉醫師必須持續調整適應這些變動。我聽著這些話,忽然覺得,外科醫師行醫生涯,因為要持續為不同病人施行大大小小的開刀手術,還要面對難以避免的醫療糾紛指責手術失敗,醫生的心理壓力真的是不小呀。
看完影片,忍不住腦洞大開的我就在想…醫生因為醫療糾紛被告的時候,會不會後悔當初醫治這位病人;不是因為醫生有醫療疏失,而是因為病人因浮動的期待落空、不滿意,而引發醫療糾紛,甚至對醫生提出告訴?或許在病人心中,也同樣帶著遺憾,甚至後悔:為什麼我當初會選擇這位醫生來開刀卻手術失敗?天底下有這麼多醫生可供選擇,我卻找了這個醫生?